◆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与效果(130分)
◆对全域旅游创建和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130分)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
◆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120分)
◆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130分)
◆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及旅游+新业态水平(130分)
◆旅游安全、文明、有序和游客满意状况(120分)
◆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120分)
2、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类似功能机构等。(30分)
3、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创新,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30分)
4、推进旅游用地政策(包括用岛、用海、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
5、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6、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创建国家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旅游改革试验区等。(每项5分,最高20分)
2、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30分)
3、召开推进全域旅游创建会议、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20分)
4、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创建的文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旅游发展。(25分)
2、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30分)
3、旅游对农民居民增收的综合贡献。(20分)
4、旅游业对财政税收的综合贡献。(20分)
5、旅游业对脱贫的综合贡献。(20分)
2、年接待游客的数量、过夜游客的数量和比重。(30分)
3、旅游产品、业态类型的多样性、丰富度、旅游产品的空间覆盖度。(20分)
4、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度和不同空间区域的差异性。(20分)
5、旅游产品的不同季节的时间组合。(10分)
6、全域旅游品牌的整合宣传推广力度、品牌知名度。(10分)
4、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程度。(30分)
5、旅游标识体系与自驾车服务体系。(20分)
1、旅游住宿配套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饮配套完善程度。(15分)
3、旅游购物配套完善程度。(15分)
4、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配套完善程度。(15分)
5、旅游交通服务配套完善程度。(15分)
6、旅游导游服务配套完善程度。(15分)
7、旅游+新业态发育程度。(40分)
1、旅游资源遗产保护。(20分)
2、生态环境保护。(20分)
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与控制。(20分)
4、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旅游认证。(20分)
5、旅游企业节能减排。(20分)
6、环卫体系。(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