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然先生是一位从事历史文化产业十余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产业的“智造者”。他主张:当以“在创新中传承”为核心,秉承“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的双轮驱动思路,把握“资源驱动型、政策驱动型、市场驱动型”三种引导路径,遵循“历史成为资源—文化带动产业—科技提升服务—旅游复兴文明”的四步文明复兴模式,善用“谋(顶层设计)—术(战术方法)—孵(孕育项目)—策(把握政策)—形(产品形态)”的文化产业项目五行理论,熟悉文化产业的六大体系,吃透文化企业的五层界别,领悟文化IP和“水性哲学”的妙谛,从而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繁荣中国的文化产业架构。
众所周知,做企业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把握企业的市场角色定位。那么,我们文化企业在这一方面又该注意些什么?
这里,就涉及到了文化企业的五大层别的理念。在我看来,当代文化市场上,文化企业就经营而言存在5种器宇或层次:
一、卖产品
这是最基础的级别,相当于业务员或者代销商的模式。因为企业缺乏核心创意与独特竞争力,于是只能生存于文化产业链的较低层级,做大路货风格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现实中,此类企业往往多系涉及文化产业外围的普通制造商或服务商,比如为旅游景点供应纪念品的,为文化项目做一般广告服务的等等。由于同行的竞争对手众多,其它企业加入竞争的门槛也很低,所以企业经营状态往往难以摆脱挣扎谋生的尴尬。
二、卖服务
第二级别类似于制造业中的代工层面。相关企业在特定领域有自己的特色,于是有条件依赖技能或手艺在产业链中获得一席之地。卖服务的企业往往在经营状态上衣食无忧,但还普遍达不到活得滋润的水准。
三、卖模式
这一界别的企业通常将经营的中枢着眼于推销自家的成功模式,类似于培训行业。现实中,此类企业一般都是本行业的成功者,但也基本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性质,自己无力单独在市场中占得更多的份额,于是积极兜售成功模式,以丰富自家的经营内容和盈利来源。
四、卖品牌
如同其它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中的大型成功企业往往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吸引其他伙伴加盟,借以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另一种常见情况还有文化名人及明星在市场上刷脸挣钱的活动。这一界别的企业在一般业态下无疑是让大家羡慕的。
五、卖文化
这是最高级别的层次,也是真正地在卖文化。这里的“卖文化”是很高的标准,指的是卖思想。比如大家熟知的各大宗教,其本质就是贩卖自己的思想哲学。世人来到一座佛门名刹,或者是著名道观,很多人必会烧香礼拜,钱你花掉了,当下却可能什么实质性的利益都没得到,可是为什么大家还会心甘情愿地这么做?因为人们拜服的是佛门道家那深奥玄妙的宗教思想体系,大家的内心早被人家的文化内涵给征服了。
现实中,五大层别的企业构成了金字塔式的层级体系,最下方是众多的以卖产品为生的企业群,顶尖只属于少数有实力贩卖思想的文化企业。
理解了文化企业的五大层别,就方便把握自身的市场角色定位了。我们要做的是客观判断本企业当前位于哪个层级,当前实力适合在哪个层级发展,包括未来努力的方向。有条件谋求一个更高的市场地位,又何必在束缚手脚且竞争激烈的较低界别与他人抢食?自己明显实力还不足以向上突破,就当立足于活在当下,同时练好内功以便将来升级。如此,既不浪费能量也避免了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