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前沿】文化产业崛起的兵家四势(四)
来源:复兴文明文化产业实战经验分享会 | 作者:pmoae831fd5 | 发布时间: 2017-10-12 | 74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并非文化产业强国。如何挖掘、开发和利用好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既是文化产业从业者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基于这样的思路,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提出了“复现大遗址,复兴古文明”的新模式:历史成为资源+文化带动产业+科技提升服务+旅游复兴文明的全新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大遗址作为旅游景区是传承历史文化最有利的载体,对复兴文明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对重塑民族信仰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现在大多数大遗址虽已开放并成立了景区,但多为粗放型的观光型景区。如:古陵墓、古都城、古城塞、古遗址、古寺庙等等。  


      中国复兴文明集团通过对国家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保护区等景区历史文化基因与记忆的充分挖掘与萃取,将文化产业发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游客身在其中,在互动体验中感悟历史文明,在高度忘我的活动中充分融入文化旅游氛围之中,以更加真切的方式触摸文明印记,在休闲中体味文化,在旅游中发现历史,感悟古老中华文明中一脉相传的文化内涵,触摸五千年华夏历史脉动的生机。集团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模式开发与应用,将景区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商业运营、旅游开发、创意体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从而使文化产业与文明复兴相得益彰,达到产业发展、文明传承、人民共享的三方共赢效果。


     集团项目案例

       一、甘肃省山丹县边塞重镇峡口古城项目

        “峡口古城”其开发的最大优势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为契机,建立丝绸之路与边塞文化的沉浸体验式示范展示区,将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由东向西蜿蜒近200公里。其设计与开发秉承历史再现的思路,而非单纯的景区规划。我们谈论公元1675年而非公元2014年。项目聚穿越、沉浸、体验等多种趣味元素,以峡口古城为平台,倾力打造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游



        二、甘肃省山丹县焉支山民族融合园项目

       焉支山寨以民族为划分标向,以当地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为经营载体,汲取文化之源、文明之根,最大程度利用原有地形与设施,围绕着“民族共融文化”主题展开对文化和场地的结合设计,多种表现形式去营造文化氛围。特色饮食、舞蹈、娱乐、旅游周边产品消费区使建筑和景观浑然一体,构成了景观的一部分。





 

       三、
甘肃省白银市黄河部落民俗体验园项目

       借助黄河石林的独特地貌,以实体景观为依托,融合现代科技和展演手法编排大型多幕式原生态演出。同时再结合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背景,开发极具体验性的沉浸式民俗体验活动。在经历时空与情感穿越的同时,对白银地区、黄河石林、黄河文化产生强烈共鸣。



        四、甘肃省平凉市仙侠民俗园项目

       甘肃省平凉市的“仙侠民俗园”是中国首个“仙侠体验”主题民俗文化游乐园。将仙侠游历体验作为景区核心功能,有机融入道家养生、崆峒武术、民俗风情等平凉人文元素,塑造出一个梦境般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让游客在景区中扮演仙侠角色,感受寻仙问道、快意江湖的文化魅力,形成独具匠心的“崆峒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