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第二个敦煌莫高窟”——龟兹古城
来源:纪录片丝路大遗址 | 作者:pmoae831fd5 | 发布时间: 2017-10-31 | 1968 次浏览 | 分享到:
恭贺纪录片《丝路大遗址》新疆一期拍摄顺利结束

         古龟兹不仅是西域政治、经济、佛教中心,在音乐、舞蹈方面也是西域乐舞的杰出代表。古龟兹国曾被誉为"西域佛都"、"西域乐都",孕育出的龟兹石窟艺术、龟兹乐舞曾广泛影响了中原和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其中龟兹石窟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2012年3月国务院同意将库车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龟兹古城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遗迹

           龟兹国,古西域国之一,古城位于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古城周长近八千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
         我国汉唐时期,中央政府以龟兹为政治中心,设立政权机构,管理西域地区。龟兹古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6县市。

         198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城进行过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

         龟兹故城保存着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罗、龟兹、吐番、中原汉地文明的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发掘龟兹石窟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对中亚、西亚乃至东亚古代文化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卓越成就

         龟兹国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龟兹的佛教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包括六个主要石窟群: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埃石窟。其中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有编号的洞窟达236个。

           龟兹石窟群比较集中,洞窟形制类型完备,壁画题材内容丰富,随着佛教东渐而出现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记清晰可现,对西域和中原佛教文化及石窟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龟兹国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正发源于此。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写到屈支国“龟兹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舞的发展和传播不仅对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特别是对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杂技、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名震日本、印度、 阿拉伯等国家。


          我国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苏祗婆就是龟兹人,他所创的著名乐曲《琵琶曲被定为唐朝宫廷的宴乐。

          龟兹古城以龟兹石窟、龟兹乐舞为代表,融合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和中原文化为一体,使新疆具备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拍摄风采

            大型数字全息展演纪录片《丝路大遗址》团队此次来到新疆拍摄取景,古西域重镇龟兹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新疆西域文明的见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神秘辽阔的土地上,不仅有绚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复兴文明拍摄团队将通过镜头记录龟兹古城神秘而迷人的文化魅力,感受丝路文明所带来的深刻震撼力。复兴华夏文明,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