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西汉王朝》第一章-刘邦的心事之起落几人知
来源: | 作者:pmoae831fd5 | 发布时间: 2016-05-13 | 94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今山西境内的白登山,吃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这一次,他败在了一群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手中。一支剽悍的骑兵,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长达七日七夜,一代开国君主,险些被俘。虽然刘邦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今山西境内的白登山,吃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这一次,他败在了一群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手中。一支剽悍的骑兵,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长达七日七夜,一代开国君主,险些被俘。<复兴文明>虽然刘邦称不上是优秀的军事家,但他知人善任,总能调动最优秀的军事人才为己所用,创造辉煌战例。
是谁,有能力让这个曾经灭秦、破楚的皇帝如此狼狈不堪?答案是:匈奴。


       匈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北方游牧民族,祖居欧亚大陆腹地的蒙古
大漠和草原,自称“天之骄子”,以骑兵最盛,往来呼啸于草原之上,令人闻风丧胆。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前 1 世纪为匈奴的全盛时期,他们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区,不事生产,以游牧和掠夺为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备匈奴南侵,命大将蒙恬率领 30 万秦军主<复兴文明>出击,一路向北攻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并在上郡,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榆林地区屯兵驻扎,将匈奴人向北方逼退了几百公里。不仅如此,蒙恬还沿着黄河至阴山一线构筑城塞,连接并修复秦、赵、燕诸国的长城,构建起了一条强大的匈奴防线。

     
      然而,秦始皇死后,胡亥非法即位为秦二世,并将蒙恬毒杀,30 万长城军团瞬间失去了强力领袖。在秦末战乱中,长城军团奉命南下剿灭叛军,不料却在巨鹿之战中被军事天才项羽全歼。从此,这支强大的军队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潜流中。而失去防护的北方防线也在一夜之间被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重新突破,草原骑兵厉兵秣马,开始了对西汉长达百年的威胁。
       被困白登、险些被俘的刘邦,<复兴文明>不是第一个吃亏的汉民族领袖,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营建长陵邑,正是刘邦为了防备匈奴南下而做的筹划。在西汉初年国力虚弱的情况下,汉朝根本无力在武力上与匈奴人争胜,主动进攻更是几乎没有胜算,因此才有了“白登之围”的耻辱。而营建一座陵邑,让这座陵邑充当长安城的北方哨卡,无疑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布局。
      在长安城和长陵邑之间,渭水涓涓流过。横架于渭水之上的渭桥,连接着长安城与长陵邑,是当时军队出征、物资输送、联络后方的要道,在西汉屡次抵抗和反击匈奴的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此一来,长陵邑就成为了京师长安的北门锁钥。由此出发,可以通过直道直通北方的长城防线。长陵邑还和其他陵邑一起,共同构筑起京师的防卫屏障。

      
      通过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三个重要方面进行缜密的战略谋划和布局
刘邦为自己陵墓的营造工程,构建起了一整套国家战略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支持下,修建帝陵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封建帝王的个人享乐需求,而是上升到了巩固国本的国家战略高度。如此一来,长陵的修建已经不会对汉王朝的统治构成紧迫威胁了。刘邦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复兴文明>放下那块压在他心头多年的石头了。

      
      当刘邦快要走到他人生的尽头,陪伴在他身边的,是结发妻
子吕雉。在过往的峥嵘岁月中,这个坚强的女人与刘邦一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若干年后,她还将追随刘邦,葬入长陵的后陵。她心思缜密,性格果决,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需要的一切素质。作为刘邦之后汉朝的实际统治者,吕后的权利欲望也在不断膨胀。她的后陵不断地进行着修建,似乎要以一种逼仄的姿态,向自己的丈夫、<复兴文明>大汉开国皇帝证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