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复兴文明文旅集团 | 张普然文化产业《智典》:如何打造超级全IP
来源: | 作者:复兴文明 | 发布时间: 2019-07-01 | 1286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影视、游戏、漫画、文学等方面的IP开发,文化产业势必要走向产业化,IP也不例外,要实现IP的产业化,首先要使IP成为口口相传的超级IP。娱乐与粉丝时代下,信息爆炸、变现丰富,而“泛娱乐化”带来的明显现象,就是并不是每一个IP都适合各个领域,或者,并不是每一个IP的跨界都能赚钱,IP必须是有内容的,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具备一定连接性。

IP作为一个商业的连接符号,首先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内容力,丰富的内容是一个IP得以“创收”的前提。其次,IP必须是有连接性的。一个IP单独存在不能构成IP产业,产业链的塑造要求IP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连接性。最后,如果IP符号无法接触人群,缺乏传播度,那么就没有知名度,在当今的“眼球经济”下,粉丝群体数量就意味着变现能力。所以一个IP一定是由内容力、连接性、粉丝群三部分组成。

7.2.1 内容力

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内容”,任何一个IP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产权”,一定承载着丰富的可以变现的内容。内容既是IP的核心,也是产业链的原点。能否成为超级IP,取决于内容力的强度。内容力越丰富越强大,那么IP的持续创造能力、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也就越强。在万众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产业要想获得长效发展,内容力是其重要引擎,天生自带内容力的IP将会是未来IP行业乃至文化产业中的佼佼者。

 分析案例 什么模式让故宫更好销售周边产品?

故宫淘宝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销售周边产品而上线的淘宝店,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打造了众多具有时代感的古代人物形象。在微信上,故宫淘宝以极其幽默的调侃语气,用一种切合年轻人审美与阅读习惯的方式,解读帝王将相的历史故事。当然,故宫淘宝真正的目的是完成故宫IP内容的商业变现和品牌升级,推送故事背后的相关产品,而这些产品就隐藏在历史故事之中,消费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阅读了广告。故宫淘宝IP的打造过程中,首先有内容,在这里就是历史故事,然后通过内容的创新,产生了独特的新内容,即包含着产品的历史故事,然后再通过产品的用户晒单、分享,使内容更加富有叠加性和层次感,生命力得到了延续。

2016年与腾讯宣布长期合作以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利用故宫这个具有丰富内容的IP,成功制定了一批文创产品和线上服务产品,获得了相当丰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节目更是得到了业内外的一片叫好。

作为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我国年轻人、中产阶级的消费目前更侧重于时尚的、粉丝的消费,还常常以全球化潮流中的欧美日韩强势文化为指向。故宫博物院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把处于散漫状态却绵长厚重的传统文化内容,转化成具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构建IP产业链,从而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值得广大文化产业从业者学习。

就我国目前的IP市场而言,IP为王一时之间还很难挑战内容为王,IP为王的前提仍然是内容为王,IP内容也越来越关注内容的优质性、专业性、针对性。以碎片化传播为特征的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内容并非稀缺的存在,与此同时,优质的内容在眼花缭乱的信息广场上很容易被埋没,所以我们在寻找和打造超级IP时,一定要对IP的内容进行识别和预测,一旦把握不好IP内容的价值指引、内容形式等,就容易使一个IP失去吸引力,消费者对于IP不再信任。这样,整个IP产业都会走向下坡。

7.2.2 连接性

并不是每一个有着知识产权的IP都可以被很好地改编成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作品,也不是每一个有内容力的IP都有惊人的连接性。如我们上一节对广义IP的定义,IP一定是可以连接各个阶段的商业符号,它是整个产业链的中心,IP的可连接性和可协作度,可以是IP与品牌、产品、企业、组织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消费层面的与用户的连接。

IP的连接性是其实现商业价值的基础。一个IP与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连接性越强,就意味着IP能够快速连接、快速造势、有效承接、有效转化,最终产生低成本或者负成本连接的效果。

什么是负成本连接?在IP产业中,将IP与品牌、企业、产品、粉丝、消费者等环节成本最低化甚至不需要成本的连接,就是负成本连接。IP负成本连接后,其他品牌、企业主动参加到与IP的连接中,继续拓宽IP连接的渠道,进而反哺IP,形成更为全面的产业链条。

 分析案例 免费的熊本熊为什么一年收益超1007亿日元?

最初,熊本熊只是日本熊本县政府宣传案的“副产品”。它诞生于2011年九州新干线全线开通之时,是熊本县为了吸引游客而塑造的吉祥物。最开始,熊本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并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接下来,设计师水野学提出了不收授权费的方式推广熊本熊,只要通过县政府审核就可以将熊本熊的形象应用于任何商品上。

免费带来了众多愿意合作的企业,很快,熊本熊的身影出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日媒《朝日新闻》报道称,日本熊本县公布消息称该县吉祥物“熊本熊”的衍生产品在2015年销售额达100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7亿元),是2014年的1.5倍。日本熊本熊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成功的负成本连接。当IP还没有知名度的时候,开放连接,通过对众多连接对象的筛选,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链,在广泛的合作中增长IP的热议度、参与感、曝光率。同时,知名度的提升又会反哺IP

目前,熊本熊尚未打开中国市场。KUMAMON中国巡游记”熊本熊主题展会刚在北京、上海拉开帷幕。但是在这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山寨版熊本熊,很多企业或组织对熊本熊的使用并没有经过熊本县政府的审核同意。未来,熊本熊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解决的就是产权保护问题,这就涉及我国IP版权保护问题了,在此不再详述。

7.2.3 粉丝群

当一个IP拥有充分的内容力和强效的连接性后,要想实现其商业价值,必须有消费者买单。在IP产业的消费者中,大部分都是来自IP粉丝,一个高质量的IP带来的粉丝不仅仅是粉丝数量,而且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这里,我们把IP粉丝分为三类:路人粉、优质粉与病毒粉。简单分析一下这三种粉丝类型:路人粉普遍对IP有好感,但当IP出现了瑕疵,暴露出了缺点,路人粉会转而放弃对IP的喜爱,他们的购买力不足,但是有利于IP口碑塑造;优质粉对IP有深厚的感情,作为资深粉丝,会用自己的行为促进IP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们是IP消费的主力军,对IP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病毒粉对IP的喜爱相对于优质粉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对IP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捧,他们有着超强的购买力与传播能力,但是他们同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很容易造成“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局面,而且IP迁移度低。所谓迁移度,指的是某个IP的粉丝接受这个IP的衍生产品的程度,例如很多原著粉很难接受IP改编的影视作品,甚至在影视作品还没上映就开始宣传“毁原著”的言论,这是病毒粉的一种表现。 

以上的三种粉丝,每一个IP都有,但是一个IP要想做大做强,最离不开的还是“核心粉”。IP其实也算一种粉丝经济,一个IP无论是一个人、一部文学影视作品、一个动漫形象,当它走向产业化,朝着各方衍生时,成功的核心在于能否将IP“原始粉丝”转化成“平台型粉丝”。这样,购买力不足的路人粉、迁移度低的病毒粉可能就不再是衍生品的目标顾客了。

 分析案例 是什么成就了一天3亿元成交额?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网红经济”,就是在粉丝的超强购买力下形成的。各大网红在自己的平台上崛起,从微博大V到直播达人,从知乎大神到KOL(意见领袖),他们通过自身的或者设定好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IP

以淘宝店铺为例,张大奕、雪梨、赵大喜等淘宝店主,不再是一个模特、一个网络红人,而是一个具有超强吸金能力的“带货王”,通过样衣拍照、粉丝回馈、定金预售、制作上架的模式,颠覆了传统电商自行上新、销售的模式。根据天猫2017年整理的《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指数》,雪梨以97.9的总指数占据榜首,她所在的店铺钱夫人家双十一当天以3亿元的交易额成为当天热销淘宝店铺女装类第三名。同时,可想而知,这令人惊讶的销量与雪梨微博451万粉丝有着相当重要的联系。

同时,企业还应该关注粉丝结构,如地域、性别、年龄等,优质粉丝群的结构特征,决定了IP是否适配下游市场,以及适配哪个市场。对于超级IP而言,粉丝的结构对它的细分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譬如阅文集团的《择天记》,它的优质粉丝以男性为主,那可能衍生品就更适合做网游。


《智典》目录 

前言  文化与文化产业

第一章  文化产业“智”造文化精品项目

第一节  如何从无到有

第二节  如何从小到大

第三节  如何枝繁叶茂

第四节  如何全产业化

小结

第二章  文化产业“智”盈文化财富盛宴

第一节  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第二节  如何设计O2O模式

第三节  如何设计社群模式

第四节  如何设计共享模式

第五节  如何设计跨界模式

第六节  如何设计免费模式

第七节  如何设计全返模式

第八节  如何设计长尾模式

小结

第三章  文化产业“智”识文化品牌塑造

第一节  如何塑造品牌

第二节  如何传播品牌

第三节  如何做大品牌

小结

第四章  文化产业“智”取文化扶持政策

第一节  如何准备项目申报前工作

第二节  如何进行项目申报中工作

第三节  如何完善项目申报后工作

小结

第五章  文化产业“智”集文化融资渠道

第一节  如何利用合作合股模式

第二节  如何利用银行贷款模式

第三节  如何利用风投直投模式

第四节  如何利用众筹众聚模式

第五节  如何利用扶持政策模式

第六节  如何利用公募基金模式

第七节  如何利用私募资本模式

第八节  如何利用政府基金模式

第九节  如何利用智慧设计模式

第十节  如何利用公私合作模式

小结

第六章  文化产业“智”谋企业经营战略

第一节  如何颠覆传统管理模式

第二节  如何突破企业激励机制

第三节  如何打造核心高效团队

小结

第七章  文化产业“智”通文化全IP产业

第一节  如何塑造全IP思维

第二节  如何打造超级全IP

第三节  如何实现全IP产业

小结

第八章  文化产业“智”融PPP资源对接

第一节  如何了解PPP模式

第二节  如何选择PPP类型

第三节  如何操作PPP项目

小结

第九章  文化产业“智”赢文化土地资源

第一节  如何区分土地用地性质

第二节  如何明确土地产权内容

第三节  如何了解土地优惠政策

第四节  如何操作土地拿地流程

小结

第十章  文化产业“智”策文化营销创意

第一节  如何了解用户需求

第二节  如何把握时代趋势

第三节  如何制定高效策略

小结

第十一章  文化产业“智”拥互联网+文化

第一节  如何构建“互联网+”思维方式

第二节  如何打造“互联网+”产业模式

第三节  如何利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