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复兴文明集团|文化科技融合2021新趋势
来源: | 作者:复兴文明 | 发布时间: 2021-05-09 | 247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正在创造出更多可能性,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科技和文化二元共生,双向进化。数字科技给文化产业价值链带来变革,是元动力,但无论科技变迁,文化仍为本元、灵魂,赋予产业生命力。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化学反应逐步深化,数字技术持续推动文化内容消费和生产模式升级,文化成为生产要素注入其他行业促进价值创新,在消费体验、生产模式和产业边界三大方向都将迎来“变量”革新和“增量”释放。文化科技融合正在成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阵地。

【趋势一:数字文化消费向深度沉浸式体验演进 】
新基建助力沉浸式媒体迎来新的发展红利。当前线上线下文化消费加速融合,即时化、视频化的线上内容消费成为主流。以VR/AR/MR为代表的沉浸式媒体,通过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共生,有望带来全新的沉浸感和临场感体验,正在成为数字文化消费体验升级的方向。

数字文化消费由“部分沉浸”向“到场体验”进化。当前对3DOF的沉浸式媒体体验尚处于部分沉浸状态,而未来沉浸式内容消费将进一步向“到场”体验深化,主要体现在真实场景6DOF带来的更高观看自由度,8K/12K等更高显示清晰度,声音交互/触觉反馈/动作捕捉/传感器等多感官体验和交互。依赖在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压缩传输、渲染互动环节的技术产业化进程,更深度的沉浸式媒体能够带来听视觉的逼真性、交互的自然流畅感,推动沉浸式体验向虚实难辨的到场感升级。

沉浸式媒体从线上娱乐消费向线下文化产业纵深发展。当前娱乐消费仍占沉浸式媒体市场较大份额,在2020至2024的5年预测期内,VR游戏的市场占有率将持续领跑,支出总量将在2020年达到27.2亿美元。同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企业普遍加强办公、培训、产品体验等虚拟现实的投入,也为沉浸式媒体的垂直行业市场培育按下加速键。

【趋势二:平台上的内容工业化生产成为趋势 】
短视频内容,向以技术为驱动,以数据为导向的工业化体系升级。当前以短视频创作为代表的文化共创时代,由于视频相比文字门槛更低,具有泛众表达的优势,内容供给的量级较传统网媒、文字自媒体指数级增长。这种情况下,短视频平台普遍构建底层数据和算法能力,打造生产系统、用户系统、分发系统等系统工具,实现智能化的内容理解、用户理解,及亿级内容生产和亿级用户消费的实时精准匹配。图片长视频内容,工业化生产正在向产业链全面数字化迈进,平台数据作用愈加凸显。对于影视剧等长视频内容机构生产而言,工业化体系涉及立项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归档等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能力,并在前沿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新更迭,例如游戏引擎创新内容制作形式,制作上云的分布式协同等。而基于平台的数据赋能,例如视频播放和搜索热度、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数据等分析,能够使平台和制作公司在项目评估和开发阶段就更加贴近市场,对抗不确定风险。

【趋势三:科技助力文化成为生产要素 与泛产业赋能连接 】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要素,数字技术创新文化的要素化转化。文化和科技作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元动力,影响的范围已经远超越文化产业范畴。数字技术助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从而打破文化产业边界,推动文化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升相关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形成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下,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实体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条。

文化要素的典型形态就是文化IP。中国文化资源博大精深,分类也较为多元,例如包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具有文化价值的实物资源(艺术品、文物、历史文物建筑等)等多种类别。数字经济时代,借助于数字技术实现对于文化资源的IP化开发已成为常态,通过将文化资源进行数据化提取和原创性改编等数字化开发,形成IP化的文化要素,能够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数字技术促进文化要素与实体经济共融,激活新消费潜力。数字经济时代,IP化的文化要素与实体产业或场景加速融合,不仅能够延展IP产业链条,同时可形成实体经济新的价值空间。

(本文仅用于行业交流学习,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如不慎侵涉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图片图片

2021年,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正在创造出更多可能性,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科技和文化二元共生,双向进化。数字科技给文化产业价值链带来变革,是元动力,但无论科技变迁,文化仍为本元、灵魂,赋予产业生命力。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化学反应逐步深化,数字技术持续推动文化内容消费和生产模式升级,文化成为生产要素注入其他行业促进价值创新,在消费体验、生产模式和产业边界三大方向都将迎来“变量”革新和“增量”释放。文化科技融合正在成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阵地。


趋势一:数字文化消费向深度沉浸式体验演进 

新基建助力沉浸式媒体迎来新的发展红利。当前线上线下文化消费加速融合,即时化、视频化的线上内容消费成为主流。以VR/AR/MR为代表的沉浸式媒体,通过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共生,有望带来全新的沉浸感和临场感体验,正在成为数字文化消费体验升级的方向。

图片

数字文化消费由“部分沉浸”向“到场体验”进化。当前对3DOF的沉浸式媒体体验尚处于部分沉浸状态,而未来沉浸式内容消费将进一步向“到场”体验深化,主要体现在真实场景6DOF带来的更高观看自由度,8K/12K等更高显示清晰度,声音交互/触觉反馈/动作捕捉/传感器等多感官体验和交互。依赖在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压缩传输、渲染互动环节的技术产业化进程,更深度的沉浸式媒体能够带来听视觉的逼真性、交互的自然流畅感,推动沉浸式体验向虚实难辨的到场感升级。

图片

沉浸式媒体从线上娱乐消费向线下文化产业纵深发展。当前娱乐消费仍占沉浸式媒体市场较大份额,在2020至2024的5年预测期内,VR游戏的市场占有率将持续领跑,支出总量将在2020年达到27.2亿美元。同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企业普遍加强办公、培训、产品体验等虚拟现实的投入,也为沉浸式媒体的垂直行业市场培育按下加速键。

图片


趋势二:平台上的内容工业化生产成为趋势 

短视频内容,向以技术为驱动,以数据为导向的工业化体系升级。当前以短视频创作为代表的文化共创时代,由于视频相比文字门槛更低,具有泛众表达的优势,内容供给的量级较传统网媒、文字自媒体指数级增长。这种情况下,短视频平台普遍构建底层数据和算法能力,打造生产系统、用户系统、分发系统等系统工具,实现智能化的内容理解、用户理解,及亿级内容生产和亿级用户消费的实时精准匹配。图片长视频内容,工业化生产正在向产业链全面数字化迈进,平台数据作用愈加凸显。对于影视剧等长视频内容机构生产而言,工业化体系涉及立项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归档等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能力,并在前沿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新更迭,例如游戏引擎创新内容制作形式,制作上云的分布式协同等。而基于平台的数据赋能,例如视频播放和搜索热度、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数据等分析,能够使平台和制作公司在项目评估和开发阶段就更加贴近市场,对抗不确定风险。

图片


趋势三:科技助力文化成为生产要素 与泛产业赋能连接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要素,数字技术创新文化的要素化转化。文化和科技作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元动力,影响的范围已经远超越文化产业范畴。数字技术助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从而打破文化产业边界,推动文化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升相关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形成在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下,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实体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条。

图片

文化要素的典型形态就是文化IP。中国文化资源博大精深,分类也较为多元,例如包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具有文化价值的实物资源(艺术品、文物、历史文物建筑等)等多种类别。数字经济时代,借助于数字技术实现对于文化资源的IP化开发已成为常态,通过将文化资源进行数据化提取和原创性改编等数字化开发,形成IP化的文化要素,能够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图片

数字技术促进文化要素与实体经济共融,激活新消费潜力。数字经济时代,IP化的文化要素与实体产业或场景加速融合,不仅能够延展IP产业链条,同时可形成实体经济新的价值空间。

图片

(本文仅用于行业交流学习,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如不慎侵涉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