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领先
029-89388293
免费咨询电话  
复兴文明文旅集团 | 张普然文化产业《鉴典》:文化中萃取文明
来源: | 作者:复兴文明 | 发布时间: 2019-06-28 | 605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化资源数量众多,范围很广,内容丰富,良莠不齐(文化是不论好坏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化资源才是值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去选择和开发的呢?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文明与文化之间究竟有着何种关系?

很巧,文明这个概念最初就正式诞生于历史研究领域。当年的西方学者为了辨识考古发现的先民社会的发展水平,划定了CultureCivilization两种层次。

相对于普通的考古文化,构成文明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要素:拥有城市;出现了文字系统;掌握了冶金技术;形成了礼仪文化。也就是说,文明是高于考古文化的一种发展状态。

就更为宽泛的社会文化领域而言,文明也属于一个比较概念。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会同时存在因技术水平不同和风俗习惯有异而生活方式差异明显的族群或社会。当进行横向对比时,就出现了发展快慢的区别,而文明则代表着进步。

比如,中世纪的长城之外是游牧文明,关内属于农耕文明,两者对比,中原人就认为自己是文明社会而塞外是野蛮世界。19世纪的时候,当一个英国人拿自己国家的发展状态与印度殖民地比较时,同样会认为印度社会不及英国本土文明。

所以,理解文明的要点很简单,核心就在于文明标志着进步或者优越性!

一般而言,可以如此看待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是一个人类族群演化、发展的“基因”,是记录了一个人类族群内在发展脉络的“密码”,而文明则是这种“基因”外化的表现,是具体化、规范化、逻辑化了的“基因”呈现形式。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可以被一代代传承,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渐进的发展过程,从未间断;而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它萃取了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了糟粕,实现了升华。

文明四要素中,最基础且关键的是城市,城市往往会作为巨大的文明实体留存下来。今天,考古学上称之为“文明遗址”。这类遗址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物,就像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能资源一样,曾经枝繁叶茂,长久深埋地下,最终重见天日为人所用。通过这些保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今天的人类可以清晰地考察文明发展的脉络和轨迹,梳理人类走过的漫漫长路,并从中提炼出文明发展的精髓要素。

相较于文化资源来说,文明资源更具物质形态,甚至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实体,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就是这种文明资源的典型代表。兵马俑作为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雕塑工艺的集大成产品,实际上就是一种文明的表现物,今天的人们在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可以直接从这种文明遗迹中感受到古代文明曾经达到的高度。这样的文明遗迹构成了文明资源的主体,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文明资源不仅仅限于遗址。古代文明中曾经使用的器物、曾经秉持的精神以及曾经的行为都可以构成文明资源的一部分,而这些元素又都可以依托于文明遗址来进行开发和展示。古今中外的文明遗址很多,从古代墓葬到古代建筑,再到古代城市,文明资源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具象地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重现出来,因而是一种更加适于进行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文明资源中包含了文化资源的很多要素,在施行开发的过程中,这两种资源往往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文化精神和气质是以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的,而这种精神性的资源必然会有一个物质型的载体。

 

※说明案例 孔子文化如何吸引眼球?

说到孔子文化,我们所能体验到的思想是从孔夫子及其弟子的著述、论述中得来的,它时刻以无形的姿态存在于孔子文化圈当中。但是,孔子本人及其学生生活的环境,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这就包括了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风貌、物质条件、居住环境等要素,在今天,这些无不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文明遗址的一部分——山东曲阜的孔庙,就是这种文明遗址性质的典型代表。孔庙传承千年,它的价值由于孔子思想的存在而得到了升华,而孔子思想又反过来通过曲阜孔庙这一实际载体获得了生动的演绎。今天,任何人要开发孔子文化,是不可能绕开曲阜孔庙来进行的,如果绕开的话,孔子文化势必成为空中楼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明资源又可以被赋予一层新的内涵:它是文化资源“表演”的舞台。当相对较虚的文化资源与相对较实的文明资源相互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人文资源,两者相互助力,就在文创领域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回到我们开始时的问题,如何在庞杂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来选择合适的开发对象?我们的主张很明确,就是在进行目标筛选时,优先选择那些已经进入文明范畴的文化要素,因为这样的元素意味着优质、进步,或者是文明资源中最具进步意义或优越性的。这就是“文化中萃取文明”的理念,选出来的目标明显具有闪光的传世价值,运作起来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这就如开发矿藏一样,项目单位可能面临着本地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然而当下的精力和财力有限,如何取舍?当然是优先开发品位高的富矿,优先开发财富价值最醒目的金矿、银矿而暂时搁置普通矿藏。

※说明案例 盛唐文化:长安文明如何重视?

实践中,这一规则的应用随处可见。比如具有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西安,其中上万年甚至是几万年以来积淀下的文化资源多如牛毛,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文明顶峰盛世的唐朝则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座城市的文明表征。在长期的文化建设中,西安曲江以盛唐文化为核心,梳理出了一整套成体系的唐文化产业集群。

事实上,每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脉络,都一定有其高点,而这个高点,就是文明。纵览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在选择发展方向和内容的时候,也都是选择当地文化的文明高峰,从文化元素中萃取出文明的精髓来进行加工。

在北欧,五百年前盛极一时的北欧海盗文化就是那里的文明特色;在美洲,古老的印第安文明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内容资源;在日本,丰富多彩的战国文化是它的古代文明高峰,由此衍生的影视、动漫、游戏产业风生水起;在西欧,精彩纷呈的中世纪文化萃取出了令人津津乐道的欧洲中古文明;在希腊,古典神话体系构成了希腊人特有的上古文明标志;在北非,古老的埃及文明屹立数千年,滋养了无数影视、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从文化中萃取文明的重大意义。仅仅在文化层面进行创造,始终是分散的,只有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文化资源中文明级别的资源才能代表一种文化的全部内涵。

《鉴典》目录

前言 传承文明 其命维新

绪言 复兴文明使命

文化定义与解读

文化是宝贵资源

文化中萃取文明

文明中发展产业

第一章 文化产业“一核心”

第一节 保护与传承

第二节 在创新中传承

第三节 创新传承中的梅派艺术

第四节 创新传承中的汉文明

第五节 创新传承中的一带一路

第二章 文化产业“二驱动”

第一节 造船出海

第二节 借船出海

第三章 文化产业“三引导”

第一节 资源引导机制

第二节 政策引导机制

第三节 市场引导机制

第四章 文化产业“四模式”

第一节 历史成为资源

第二节 文化带动产业

第三节 科技提升服务

第四节 旅游复兴文明

第五章 文化产业“五举措”

第一节 谋——顶层战略

第二节 术——战术方法

第三节 孵——孕育项目

第四节 策——政策把握

第五节 形——产品形态

第六章 文化产业“六行业”

第一节 广电、出版、传媒行业

第二节 动漫、游戏、新媒体行业

第三节 历史文化遗产、文博行业

第四节 古镇、民俗、非遗行业

第五节 娱乐、休闲、旅游行业

第六节 演艺、展演、会展行业

第七章 文化产业“五层别”

第八章 文化产业“思想体系”

第一节 文化IP 理念

第二节 文化“水”性哲学

后记 传承中华文化,复兴华夏文明

图书简介

中华文明坐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资源,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变革浪潮以及如火如荼的全球文化娱乐市场,中国文化产业从事者该如何将中华文化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兴盛繁荣,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上述严肃问题的答案,就在《复兴文明——中国文化产业实战经验鉴典》这本书中。

本书作者张普然先生是一位从事历史文化产业十余年的资深专业人士,业内著名的“智造者”。他的这部新作就是立足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专门讲述中国文化产业及文明复兴的发展模型。

作者明确主张:当以“在创新中传承”为核心,秉承“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的双轮驱动思路,把握“资源驱动型、政策驱动型、市场驱动型”三种引导路径,遵循“历史成为资源—文化带动产业—科技提升服务—旅游复兴文明”的四步文明复兴模式,善用“谋(顶层战略)—术(战术方法)—孵(孕育项目)—策(把握政策)—形(产品形态)”的文化产业项目五行理论,熟悉文化产业的六大体系,吃透文化企业的五层界别,领悟文化IP和“水性哲学”的妙谛,从而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繁荣中国的文化产业架构。

本书结构简明完整,内容不蔓不枝,每个部分既有精辟的阐述,又辅之以具体的国内外成功及失败的实例说明,堪称一部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攻略性实战宝典。

“复兴文明·中国文化产业实战经验《鉴典》


全球化解析世界经典案例

全新思维透析过去与未来

在线听书 随时听书

168元

“复兴文明·中国文化产业实战经验《智典》"

全流程解读整体落地经验

全方位构建项目实施布局

在线听书 随时听书

168元

两本同时下单,还有优惠哦~

文化产业宝典

扫一扫

两本同时下单318

购书包邮!统一售价!

联系人请拨打电话

(029)89388293

别忘了备注

(付款截图 书籍名称 收货地址)